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了保证自己的王朝能够万代相传。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了宰相制度。宰相的活皇帝干。
到了朱棣“奉天靖难”夺得政权以后,因为所要做的工作太多了。就设立内阁制度。解缙等人出任首任内阁。这时候的内阁是六品官阶。
但到了朱棣的儿子明仁宗朱高炽即位以后,感觉自己皇位来的确实不容易。(因为他的弟弟一直跟他争夺继承权)。这人也比较仁义。就给跟自己混的一些重要大臣内阁职位。然后通过兼职的方法提高内阁的品级。如内阁首辅兼任礼部尚书之类的。内阁的地位这样才提高了。
职权:主要行使以前宰相的事情,而且有权力驳回皇帝的圣旨。
地位:很高。
官品:不高。
票拟
亦称拟票、票旨、条旨。明代指内阁对章奏所拟的批答。始于宣德年间。明代本章由通政司汇总送会极门,交内书房收录,皇帝认为不便批示的留中,凡要批示的送内阁拟票。即内阁将所拟批答之辞用小票墨书,贴于奏章之上,再进呈皇帝批红。
首先借悟空问答这个平台,祝全天下的中国人新年快乐,身体健康,阖家欢乐,万事如意!
清朝依然分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各部均设置尚书两名,由满人和汉人各出一人担任。最初满人尚书为一品,汉人尚书为二品,顺治帝16年将满尚书降为二品,康熙帝6年时又被升为一品,康熙帝9年又被降为二品,后雍正皇帝定下规矩,满汉尚书均为从一品大员。
尚书下面有左右侍郎,也是满汉各一人,也在雍正皇帝时期把侍郎的官位定为从二品,六部暑官有堂主事,分管清档案房的满人两员,分管汉本房的满人两员,汉参军一员。此外还有司务厅司务,满汉各一人担任。
六部出了这些暑官外,还有若干清吏司,我下面分部来介绍清朝各部职能。
第一:吏部。
六部一吏部为首,吏部管理国家的人事工作,权力最大。吏部有文选、考功、验封、稽勋四个司,共设置郎中,满人9名,汉人5名,蒙人1名,其中文选司设置官员最多,机构最为庞大,考功司次之。下由员外郎、主事、笔帖式。1、文选司在四司中最为重要,掌握官员升迁贬低大权和全国各地官员的任用大权;
2、考功司负责官员考课,包括三年一次的考试,和其他官员的考核,考核结果装册记录,作为官员升迁劾免,议罪论功的依据;
3、稽勋司掌握勋级、名级、丧养,包括汉官和八旗官员,掌握了官僚和贵族的福利待遇;
4、验封司掌管贵族、土官的封等事物。
康熙皇帝时期吏部尚书——李光地。
第二:户部。
户部也是非常重要的部门,掌握大清王朝的财政大权。户部设置的有14个清吏司,按照省来设置,分省掌握民赋及其赋税(盐税、纱关等),同时掌握八旗俸禄,将士粮饷等。
清朝道光皇帝时户部尚书印章
第三:礼部。
礼部有典制、祠祭、主客、精膳四个清吏司,分别掌握科举、国家祭奠,与外国的封贡和交聘,以及宴飨,官员的赐食等事宜。
第四:兵部。
兵部尚书和珅
兵部有武选、车驾、职方、武库四个清吏司,分别掌握武官选授,舆图管理,关禁、海禁、马政、驿站传送、武器、兵籍以及乡会两级武举。
第五:刑部。
刑部分省设置17个司(18个省中,两湖设置一个,陕甘设置一个,另多设置奉天),分别掌管各省的刑名。
第六:工部。
工部分营缮、虞衡、都水、屯田四个司,掌握工籍,各项营造工程,官用器物,河渠水利。其中屯田是指修建皇帝陵墓,以及王公百官的坟冢。
以上就是川东袍哥归纳的清朝六部以及六部的职能所在。我的回答相对简单,有很多不到之处,希望大家多多谅解,祝各位观众新春愉快,阖家欢乐!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