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刚安置了一位服役12年的三期士官,安置之前他每个月超过15000,现在每个月4100,连之前的零头都不到。

1、士官不是军官,是安置而不是转业。
与军官不同,军官转业时需要通过考试根据成绩选择就业岗位,但我的这位同事属于四级军士长,退役后应该是按照退役士兵安置政策。另外,士官不同于军官的另一个特点,待服役期满后,士官不能和军官一样能够一直在部队里服役,而是在期满后必须安置转岗。

2、士官安置的渠道正在逐步压缩。
目前,部队服役正在向职业化推进,现役的军官也已经有大批转向文职,2019年全军首次面向社会招聘文职人员,彻底打破了以前的传统,可以看出,职业化、程序化、正规化已经成为了部队的新气象和新方向。
从近年来的转业情况看,就连军官的转业渠道已经在变窄,更何况是士官呢?
从目前全国各地机关、事业单位编制情况来看,几乎都人满为患、超编严重,尤其是行政编制,甚至连公务员唯一的上升渠道-遴选,都只是象征性的挤出10个8个来开展,更别提转业的军官了。
对于转业干部而言,能在市直部门安排行政编可以说是凤毛麟角,绝大部分都是选择去县直单位担任公务员,或者是在市直当事业编。那么相对于军官而言的『兵』,士官可以选择的渠道就更窄了。

3、士官的选择方向。
我的这位同事,之前在甘肃部队12年。为什么要去甘肃?答案不言而喻,自然是为了提高档案分。
在西部偏远地区工作苦、离家远、任务重,所以也有政策上的倾斜,即每工作一年档案分加5分,而同时期的东部、中部的档案分每年仅加0.5分。换句话说,他服役期一年的加分顶上别人10年。所以,他的档案分非常高,在全市范围内也在前5位。
但是即便如此,他最好的选择也只是到市直政府部门所属的事业单位,享受工勤编制。毕竟他不是军官,无法转业为干部,只能是以“工人身份”在单位工作,也无法像公务员、事业编一样走“副科、正科”这样的晋升路子。
说实话,相对于分数低的士官,他的出路已经是非常不错的,其他一些服役期短、在东中部服役的士官,能去县级事业单位、街道乡镇担任事业工勤已经算不错的了。他们中,绝大部分都去了一些市县级的国有企业工作。

4、国有企业怎么样?或许颠覆了你的认知。
大多数认为,安置到国有企业也不错了,这些国有企业都是好工作吗?其实并非如此。
先说说单位:
对于士官来讲,安置到好的国有企业几乎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一般来说,都是些国企的二级甚至三级公司,以我们当地为例,安置的国有企业甚至都是些之前的遗留企业,没有主业,甚至靠着出租房产度日,根本没有什么效益而言,随时都有可能被撤销合并。
再说说安置的岗位:
也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岗位,比如当地国资委某投资集团下属的保安公司,负责押运的保安员、车辆司机、最好的无怪乎办公室后勤,甚至还有电工、水管工、装卸工等等。

5、我的建议。
总体而言,对于士官的安置工作并不理想。
所以我建议,如果选择了士官这条路,那么应该提前从两个角度考虑下步的出路:
一是在部队中好好表现,尽早入党,在训练之余专心备考,考上军校成为一名军官,这是摆脱士官身份的唯一途径,并且在部队里考军校更容易一些,今后转业后也可以成为干部。
二是满足服役条件之后尽快安置。时间越久,惰性越大,如果到了40左右再安置,很难再从头开始工作学习和生活,而提前安置还年轻,可以尽快学习融入社会,还有一腔热血和冲劲,即便不从事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凭借自己在部队的历练,也能够闯出自己的天空。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