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多数人对垃圾分类的认识还停留在如何分的层面时,有些商家已经站在了“风口”上,迎接垃圾分类带来的商机。7月9日,浑南区某环卫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靳女士告诉记者,浙江台州总厂的分类垃圾桶订单已经暴增,沈阳的订单量近期也开始增加。
“垃圾分类回收员”
沈阳多个小区可见这样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
这家环卫设备有限公司主营分类垃圾桶等塑料产品,销售网络覆盖东北、华北。靳女士说,总厂的订单主要来自上海等地,已经供不应求。随着垃圾分类在沈阳等多个城市的推广实施,分类垃圾桶的市场前景非常可观。
小小一只垃圾桶的市场规模有多大?阿里巴巴集团提供给记者的数据显示,淘宝企业服务平台上分类垃圾桶6月份成交额增长超过70%,仅淘宝和天猫平台的个人消费者就在分类垃圾桶上花了2.5亿元。
在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环节,记者采访中发现,目前已有多个本地智能垃圾分类回收企业在市内各区的物业小区内投放设备。铁西瀛滨寓家园近期安装了一套智能垃圾分类设备,由6个垃圾回收箱组成,分别回收金属、纸类、塑料、纺织物、玻璃、易拉罐饮料瓶等六类垃圾。颜色不同,回收垃圾的种类也不同。
垃圾分类要是好赚钱,就不会在国家层面上呼吁倡导了。借着这阵东风几个卖垃圾桶的商家发了,这也是祖坟冒青烟,百年不遇的事。不可能所有人都跟着去卖垃圾桶吧。这就跟选股票一样,错过了这一支牛股最好去选其他关联的。一窝蜂的跟着起哄入手,最后你极有可能是个买单的,成为一棵悲惨的韭菜。
大胆的猜测一下,垃圾分类属于收集端的工作,这种改变习惯的细分法必然会给每个家庭带来各种不方便,推广起来一定是有难度的。谁能解决让每个家庭自愿细分垃圾的问题,谁就是国家的功臣,世界的功臣,国家是一定会让你赚到钱的。哪怕具体业务你赚不到钱,政府也会给予适当的补贴支持,有社会价值,你就有存在的理由。
凭借互联网界玩共享经济那帮人的操行,大概率他们会先在垃圾桶上下手,那么大个垃圾桶有足够面积做广告位,免费在各个站点投放垃圾桶,垃圾桶上边配置智能终端,觉得细分起来很烦没关系,只要文字或语音输入垃圾名称按照终端的引导正确投放,就会获得红包。终端上也会轮播广告如:某某品牌提示您套套放在绿色桶里,香蕉皮放在红色桶里,每投放一次就领一次红包。这样的操作是比较友好的。红包不可能是几分几分的,大概率投放一包垃圾能让你得个3元以上就差不多。
垃圾也是有价值的,瓶子,报纸类的谁投放的垃圾桶就归谁。保障商家的利益。政策上配合一下,现有各地的废品收购站一律收编,你要么在平台入伙,要么滚蛋。不可能光收赚钱的破烂,真正的垃圾也必须规规矩矩给我整理起来。你不敢有的是人干。一个行业不是被自己人干垮,而是被互联网干趴下这并不是很新鲜的事。
技术上完全可以实现,5G时代的流量完全能撑得起这个骚操作,就看谁下手快了。政策这股风已经吹一个多月了,这些互联网大户没有一个吱声的,大概率都是偷偷的闷头研发商业逻辑呢。这帮最有钱的主不出面站台,你认为政府会饶了他们?
沈阳市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有多少呢?差不多有7000吨。只是个数字可能不直观,沈阳市在2016年有常住人口近830万,也就是说,每一个市民每天平均下来就要生产一斤半的生活垃圾,这与人们生活水平日趋提高有关,当然也有商品包装过度等等方面的原因了。
沈阳市曾经有过三个大的垃圾处理场,投产于1997年的赵家沟、2003年6月老虎冲和2003年10月投入使用的大辛。赵家沟在南老虎冲北大辛两个垃圾处理场投产后就关闭了。
位于苏家屯区的老虎冲垃圾处理场主要负责接收处理沈阳市区南部的生活垃圾;北部沈北新区的大辛垃圾处理场则是负责沈阳市区南部的生活垃圾处理。
关于垃圾的填满基本上是三个步骤,第一步是上地秤量重,第二步是倾倒,第三步就是掩埋,由专业车辆对推进大坑的垃圾进行推平、压实,再用黄土进行覆盖。这些填埋区早就铺设好了防渗膜,可以防止垃圾对地下水和土地的污染。
当然,如何更好的“废物利用”,也需要市民的配合,就是做好“垃圾分类”。这不能看成是给自己的生活添麻烦,而是让我们的生活更安全、更环保,也可以说是“为子孙谋”。
每天我们只要生活,就会产生很多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去了哪,我们每天究竟会产生多少生活垃圾?我想每个人可能都不知道,据统计沈阳市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大约在七千吨左右,随着大家生活的不断提升,生活垃圾也越来越多,目前很多的城市都在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如果能够全国推行,大家都能够认真的将垃圾分类,有一些可回收的垃圾就可以第一时间运送到垃圾回收的公司,经过重新的加工生产出可以使用的物品,这样可以为垃圾回收省下很多的人力物力,目前在沈阳垃圾究竟去哪了呢?首先垃圾会进行焚烧或者掩埋,我们都知道的塑料掩埋后好就都无法降解,目前两个大型的垃圾处理厂在赵家沟,但是根据介绍,在2019年沈阳将建设几家垃圾焚烧发电厂,到时候沈阳的生活垃圾就可以进行焚烧发电了,到时候我们的生活垃圾就都可以变废为宝了。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