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13式步枪是沈阳兵工厂在九一八事变前的产品,在收藏家手里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满州毛瑟。
张大帅对于位于沈阳的东三省兵工厂可以说是下了血本,这个当时亚洲最大的兵工厂设备先进,规模也大,辽13式步枪就诞生在这里。
九一八事变中,东北兵工厂是日军的重要目标,凭借着张大帅的家底,日本人把这里变成了日本的四大兵工厂之一,后来有相当部分的日军武器是这里生产的。
辽13式步枪的枪机非常特殊集合了毛瑟步枪和三八式步枪的特点,这种步枪的设计者现在有几种说法一个是当时的东三省兵工厂总办韩麟春设计,还有一种说法是东三省兵工厂里的日本技师设计的。不管是谁设计的,由于东三省兵工厂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兵工厂,而且技术水平非常高,所以辽13的质量非常好,做工精细。
辽13步枪发射7.92尖弹,全长1250毫米,枪管长740毫米,重4.27千克,5发弹仓供弹,枪口初速859米/秒。
辽13步枪主要装备东北军,其中很多在九一八事变中被日军缴获,还有就是在关内的东北军装备使用,而随着东北军被不断的分化瓦解,加上又没有补充,东北军手里的辽13步枪到了抗战全面爆发的时候就已经不多了。
辽13当时的月产量为400支左右,估计总产量有14万支,在九一八事变中,日军缴获了其中的一半7万支左右,这批缴获的步枪后来一部分用来装备日本人支持的伪军,不过经过多年的使用消耗,现在存世已经很少。
图片来自网络。
辽13步枪全貌
辽13步枪存世的数量并不多这点是肯定的。但如果要提供一个准确的库存数字,那么非常遗憾,目前根本就没一个准确的数字可循。这其中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我们国内民间是不会有这东西的,反倒是美国民间有很少的藏品。相比之下,辽13最大的拥有者是一些后备仓库,但这里边的具体数字是不会公布的。所以说我们只能从历史角度分析一下辽13的存世量不会太多。
中正式产量大,停产时间晚,所以留存数量大
我们都知道,从1924年开始到“九一八事变”为止,辽13步枪大约生产了14万支。这个数量看起来不少,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辽13的生产最晚到1931年就终止了,所以即使最新的辽13到现在也有将近90年的历史。相比之下,我们熟知的“汉阳造”生产到了1944年,“中正式”更是到1949年还在制造。所以单单从生产年代上看,辽13在经历一些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以后保存下来的肯定不会太多。
李守信的伪蒙军得到过大量的辽13
当然,有人会说“九一八事变”日本人缴获的72679支辽13会不会增加保存机率。实际上,日本人得到的这批辽13很快就消耗完了,例如李守信的伪蒙军在1936年就得到了1万支辽13。除此以外,不但伪满洲国军队组建在相当大程度上依靠这批缴获的辽13,国内其他军阀和伪军多多少少都得到过日本人赠与的这种步枪。所以说日本缴获的7万多支辽13并没有躺在仓库里睡大觉,指望在那里发现大量全新的辽13是不现实的。
辽13上边的东三省兵工厂厂徽
坦率地说,尽管经历了20几年的战争环境,但是到了1950年前后辽13还是有一些的。虽然数量不会太大,但是几千支还是有的。这些战争幸存者后来大部分装备了各地民兵,直到上世纪80年代53式步、骑枪和56式半自动、冲锋枪全面装备民兵,它们才被替换下来。不过后来曾经出现过集中销毁旧杂式步枪的事情,很多辽13这次再没躲过去,少数幸运儿在这个时期被出口到了美国。
方特可以啊,白天场,夜场都行。有一些项目,13岁孩子完全可以玩,地点稍微远点,坐车不太方便。
南湖公园,万柳塘公园也都有一些娱乐项目,相对少一些。
再就是辽宁省科技馆,既可以学习各种科学知识,还有娱乐项目,还有5D电影可以看,市内坐地铁去,很方便的。
方特可以啊,白天场,夜场都行。有一些项目,13岁孩子完全可以玩,地点稍微远点,坐车不太方便。
南湖公园,万柳塘公园也都有一些娱乐项目,相对少一些。
再就是辽宁省科技馆,既可以学习各种科学知识,还有娱乐项目,还有5D电影可以看,市内坐地铁去,很方便的。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