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心态要好,要脚踏实地,务实的修心内求。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要在一个领域坚持下来,贵在有恒心有耐心,持之以恒,只要功夫深,铁棒也能磨成针,首先需要慢慢磨练基本功,务实累积好经验,把内在品质修成了,后面的人路,基本上就没什么问题了。
做事之前,都是需要先磨练好内在品质。
我想孩子爱玩是天性,在于各个孩子的自律程度,从小自控能力的培养。孩子偷着玩,肯定是成瘾,说明家长与孩子关系一直存在微妙的不信任关系,为此,个人建议如下:
1、家长可以参与其中,虽然是父子关系,但在玩上可是兄弟一样,培养感情信任关系,与孩子一起玩玩,听听他讲讲游戏的一些内容,不要像防贼一样,你盯我我防你。
2、有了一定的信任关系,培养情感关系,然后在玩游戏上面,给予一点时间,超过必须终止,否则下次不能玩了。
3、摆道理,平等交流,告诉他(她)游戏容易荒废学业,影响今后就业,树立理想,不要玩物丧志。
初中学生迷恋游戏现象很普遍,原因很简单,因为游戏确实好玩。大人有时候都难以控制自己,何况孩子,不过只要做好这几点,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建立良好沟通,你可以像朋友对话一样,问一问玩的什么游戏?这个游戏怎么好玩?充钱能获得什么?再讲明道理:这些钱充的值得吗?充的钱从哪里来?这些钱都可以干什么。让他明白挣钱不易,玩物丧志的道理。
第二,严格的金钱管控,钱从哪里来,还不是家长给的,可以从金钱方面控制,特别是出现了这个问题,孩子再需要钱就要问明原因,严格管理了。
第三:家长以身作则。家长回家减少“刷手机”,逐步降低孩子“玩手机”的意愿。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多给孩子树立良好的形象,特别是孩子存在的方面,家长应该树立形象,起到榜样作用。
第四:手机管控。家长要定“手机使用”规矩。立好规矩,明确要求,距离产生美。网课期间可以用,要提高使用效率,用完及时上交。
第五:做好兴趣引导。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建立建康的户外兴趣爱好,可以多跟孩子参加一些体育方面的锻炼,选择孩子喜欢的体育运动,引导孩子,让孩子有一个正确、良好的兴趣爱好。逐步淡化孩子“玩手机”的兴趣。
反省是不是自身做的不好。家长的言行是孩子模仿学习的第一榜样,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稍不注意,很可能就会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影响。比如因为爸爸不想接某人的电话,就让妈妈告诉对方说自己不在家。爸爸的问题是顺利解决了,但孩子看在眼里,也许以后不想上学了就会骗大人说是生病了。因此父母亲一定要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样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会比较有说服力。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如果单纯说一些大道理,别说是小孩子,就算大人也未必能够听得进去。所以父母要学会利用合适的机会和方法,把正确的是非观灌输个孩子。比如可以多给孩子念《木偶奇遇记》、《狼来了》这样很有寓意的故事,然后问一问孩子对于匹诺曹、放羊娃的说谎行为有什么看法,然后再更加孩子的回答进行引导。要让孩子明白,不诚实的人是无法得到大家的信任和喜爱的。要重视孩子的错误行为。有一个孩子在看做糖人的时候,前面付钱的人走开了一会儿,卖糖的以为这孩子是那个人的小孩,就把糖人给了他。这孩子发现没人注意,便转身就跑回了家。爸爸看到以后就问他是从哪里来的,他把实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爸爸听后,居然哈哈一笑,夸奖孩子真能干,不花一分钱就能弄到东西吃。原本还担心会挨批的孩子没想到居然还受到了“表扬”,从此胆子越来越大,最后走上了歪路。试想一下,如果当初父亲能够重视这件事,教育孩子要做个诚实的人,把东西还回去或是把钱付了,那么孩子就不会行差踏错,以致偏移了正确的人生轨道。
孩子学会撒谎,先找准撒谎的原因。撒谎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
2-3岁开始,孩子已经懂一点儿事了,对正确还是错误有了基本的是非判断。当他犯了错误后,会非常害怕遭到父母的打骂,害怕被惩罚。当孩子经常犯错误又不断被父母训斥、惩罚后,为了让自己免遭惩罚,逃避打骂,孩子会说谎期瞒大人,掩饰错误。
有时,孩子习惯说谎,并不是为了逃避惩罚和担心打骂,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要求,达到一定的目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各种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但是由于缺少生活经验、知识储备不足、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容易受情绪支配,对一些事物缺乏分辨能力,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会用说谎表达心中的愿望。这种说谎行为和孩子的品行无关。
父母怎样做比较好呢?
1.重视孩子的第一次说谎。当孩子第一次说谎时,父母要将其当做一件大事来抓。要知道有第一次,后面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第一次说谎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孩子便可以品味到说谎带来的甜头,认为父母是好骗的,他的胆子就会越来越大,谎话越说越多。
2.多聆听并与孩子沟通。有些父母会因为跟父母的接触机会少,所以用说谎的方法去争取父母的关注。换句话说,父母平日应加强和孩子沟通互动,多了解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爱与关注。
3.要帮助孩子区分现实和想象。孩子说谎并非都是有意的,尤其是年龄小,想象力、创造力丰富的孩子更易进行想象型撒谎。家长要引导孩子把现实和想象区分开来,让孩子认识到谎言总会被识破。
4.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孩子的说谎往往并不是为了故意伤害他人,父母不要轻易将孩子的说谎行为与品质画等号。这样做不但对孩子改掉说谎的毛病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对说谎的行为起到强化的作用。
5.父母要给孩子做一个榜样。父母要求孩子诚实的同时,自己应该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好榜样。对孩子或者他人的承诺要认真履行,犯错误后要及时承认错误,并认真改正。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