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步前进。
《沈阳市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部署了经济社会发展“12+1”个方面新突破、65项具体举措。
通过三年努力,沈阳将推动实现10个方面具体目标。
沈阳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未来可期、振奋人心。
沈阳是东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作为辽宁的省会城市,也是东北进入华北的重要通道。趋势上沈阳已经在更加倾斜民营经济,沈阳的思想观念也更加开放,正在全方位向沿海地区看齐,凭借沈阳雄厚的工业基础,只要能与数字经济更加无缝对接,我们相信沈阳的未来将充满希望。
沈阳GDP更多的靠工业,不仅自身工业基础雄厚,而且周边区域已经形成了产业集群,沈阳抓设计和总包,周边城市负责提供配件和基础材料,铁岭、抚顺、鞍山、本溪等一系列重工业城市群星环抱,沈阳周边工业区其实早就已经成型,如今营口港的快速崛起更是标志者沈阳工业区海上物流的完善,如果以经济带动和辐射作用来看,那么沈阳无疑比大连在产业上更具有协作优势
如果沈阳只和沈阳自己比,我相信沈阳会越来越好,但是如果和南方大多数城市比,差距会越来越大。龙头产业大而不强,高端人口流失,而流入的多是中低端人口,基础设施与发达城市相比较差。本人沈阳土著,去年去浙江买了房子,当地开放商告诉我,很多东北人都在当地买房了,主要是孩子要到这边上大学,然后就基本会就在当地就业不回沈阳了。就业不好,工资低,就缺乏对年青人的吸引力。沈阳的体质,人的观念十年也不能完全改过来,说沈阳房价高的,你去外地看看,山东的县城房价都不比沈阳低!有时候房价就是当地经济的晴雨表!北上广深房价那么高,北京还那么多雾霾,为什么全国那么多人还往那里挤,沈阳房价在全国算是低的,为什么那么多精英大学的学子不来沈阳就业生活?!一个城市吸引年轻人的不是房价的高低,是就业机会,工资,就业前景,城市建设和城市的未来以及当地的人文环境。
沈阳的经济越来越好,沈阳已经度过困难时期。沈阳是重工业城市,在建国之前到80年代,沈阳在全国的影响力与经济规模都是前几位,在计划经济年代沈阳支持全国各地搞经济,很多工厂连人带设备一起搬迁,我去年去四川绵阳开会,看见一位老同志他介绍他就是60年代他们企业整体搬迁过来的。90年代国营企业改革,沈阳很多企业关停并转,有100多万下岗职工,这些制度问题的解决也会消耗几年时间。
沈阳国际环境非常好,韩国、日本、俄罗斯、蒙古、北朝鲜都是邻居这些都是资源。辽宁还有很多港口。
沈阳是重工业城市有资源与人才,大学多所为沈阳发展奠定基础。
沈阳是东北中心城市,零售与批发都来沈阳。
沈阳是一个包容的城市,房地产装修都是安徽帮,连收垃圾的都是河南的,服装批发的是温州的,没有听说沈阳对外地人有丝毫意见,不像东北人去三亚避寒骂声一片。
这两年沈阳政府机构改革,把营商新环境落到实处,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也对引进人才出台很多政策,这些综合的看沈阳经济一定会更好。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