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山东省省委书记曾经在成都工作多年,审计出身的他亲历见证了成都超常的跨越式发展,从全国省会城市居中的地位,一步一步超越了计划经济年代全国十大城市的沈阳、武汉、南京、哈尔滨、长春等,挤身现在的新的全国十大城市之列,还升至居中的位置。将工业总产值在改革开放初期曾经远超成都的靑岛抛在了后面。成都创业、发展环境如成都人的性格,随和、宽松、包容,移民城市海纳百川、拼博、不服输。连捡破烂的都能在成都买房早已不是个案。有成都到青岛创业发展的朋友说,青岛搞计划经济时期那一套的约束条件太多,不利于小微企业发展。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城市之间交流学习太正常不过。国人的印象中,好像沿海城市相比于内陆特别是西部城市,都是全方面领先,碾压般的存在。这种优越感是不是有些肓目?成都不值得学习吗?青岛市政府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成都目前在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化学化工产业、家具和鞋业制造产业、动漫和传媒产业、会展产业、航空航天产业和旅游业等取得巨大成就,稳步奠定了成都作为中国十大城市的地位和西部中心城市的地位。IT产业成为成都支柱产业。
青岛沿海,有天然良港,在以海洋运输为主导的贸易体系中,青岛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成都深居内陆,发展腹地广阔。有人戏说成都是整个西部的省会,虽然有些夸张,但也从侧面证实成都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并且随着中欧班列的常态化运行,成都在运输方面的劣势会进一步淡化。
自然环境不用说了,两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加分项。人文方面,成都包容性强,底蕴深厚。可以说是现代与历史,都市文明与田园风情完美融合的典范。宜业宜居,生机无限,成都,自带独特气质,向全世界完美呈现。
说说交通,路网是都市的脉络。成都地铁后来居上,具体细节有待外地朋友亲自品鉴。路面交通:三环路的超前规划,一百五十公里的最长城市中轴线正快速推进,四百五十多公里的经济区环线(七环)即将全线贯通,同样四百多公里的都市圈外环铁路即将上马。航空:第二座4F机场不日将正式通航。
这些大手笔操作,对任何城市都会有借鉴意义,包括青岛。
(图片源自网络,联系必删)
我认为北方拥堵是因为
1 北方城市多是平原地区,山地少,水资源也少,这样一来,城市建设设施相对集中,从而道路就拥挤些,就拿北京来说,天安门是核心,向四周扩散,从一环、二环,三环扩充到六环、七环。 这种城市交通布局很容易引起堵车,早晚高峰,容易出现拥堵。 相比而言,南方城市的地形复杂,山地多,丘陵多,水也多,城市规划建筑相对布分散,往往南方分散几个区域,每一区域都有自己的配套,这种城市格局的交通流量比较平均化,道路做起来相对宽松,不容易拥堵因此,人口虽然多,汽车虽然多,但拥堵程度却比较小。
2 北方地区气候原因,一年之中,北方大部分偏寒冷,加上北方国企多,上班的人白天上完班,早早下班的人多,集中在这时间段上下班,也容易造拥堵。
而南方地区,气候偏暖,晚上也有很多上班的,加班的,这样,白班下班的,晚上下班的,分散了人流,也不容易造成拥堵
最新留言